首頁 / 學習成果展示 / 綠色交響樂:全球永續共鳴—跨文化協作成果展
綠色交響樂:全球永續共鳴—跨文化協作成果展
計畫簡述

2024輔大法文系大三與法國波爾多大學「國際教育及師培」法英雙語/遠程碩士班之碩二學生,以「永續環境」為主題,進行跨文化遠距協作:

  • 來自台灣、法國、馬來西亞、哥倫比亞、加拿大等分布全球14個國家的學生共同參與,透過同步與非同步的網路工具進行為期6週的遠距交流。
  • 分組完成9份以永續為主題的法文報告,內容涵蓋舊衣回收、環保行動、生態旅遊、土壤保育、快時尚的影響、城市綠化、共生共好、田野到餐桌以及減少食物浪費,從不同角度探討環保創新與各國文化特色。
  • 輔大學生們以交流的成果為素材,共同策劃「綠色交響樂:全球永續共鳴」跨文化協作成果展。他們應用生成式AI輔助完成展覽相關工作,如透過ChatGPT發想展覽名稱,執行行展覽工作主視覺設計、美術編輯、雙語錄音內容、邀請函及IP人物設計等。
此展覽除了呈現了課程中的教學成果,學生們亦從實作中獲得成就感,並發展會展產業之就業競爭力。


展覽說明

輔仁大學法文系於11月18至22日,在外語學院德芳大樓一樓寰宇廳舉辦「綠色交響樂:全球永續共鳴」跨文化協作成果展。本次展覽以法文名稱“Symphonie Verte : Résonance Durable Mondiale”為題,呈現輔仁大學與法國波爾多大學的跨國協作成果,主旨在促進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並加深台灣學生對永續議題的認知與體現。

跨國合作 背景與發展
此次展覽源自輔仁大學法文系與法國波爾多大學從2019年起開始執行的協作計畫,2024年的交流主題為「永續環境」。全球有來自台灣、法國、馬來西亞、哥倫比亞、加拿大等14個國家的學生參與,通過同步與非同步的網路工具進行長達兩個月的遠距協作(télécollaboration interculturelle),共同探索綠色行動與永續發展的多元實踐。

九大主題 兼顧文化與永續
展覽展示九大永續題目,涵蓋舊衣回收、環保行動、生態旅遊、土壤保育、快時尚的影響、城市綠化、共生共好、田野到餐桌以及減少食物浪費,從不同角度探討環保創新與各國文化特色。這些議題符合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 7潔淨能源、SDG 11永續城鄉和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等目標。

創意策劃 呈現跨域學習與AI賦能的成果
2024年在教育部「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的支持下,學生們以交流的成果為素材,共同策劃了這次展覽,從透過ChatGPT創意生成展覽名稱,到應用生成式AI協助執行主視覺設計、美術編輯、雙語錄音內容、邀請函及IP人物設計等,這次成果展呈現了課程中的實作教學豐碩成果。展覽的一大亮點是精心規劃的照片牆和雙語導覽,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各項展品背後的故事,並親身感受到跨文化協作的魅力。

展覽意義與社會影響
「綠色交響樂:全球永續共鳴」展覽強調跨文化溝通與環境保護的全球共識,激勵參觀者反思自身於永續發展中所扮演角色與所肩負的社會責任。透過學生們的學習、創意和行動,輔仁大學法文系期望為推動台灣的永續發展與綠色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交流成果

         
學生自製動畫影片
展覽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