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 | 計畫主持人 | 共同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114 | 鮑朱麗 | 在法語作為外語和中文作為外語教材中的刻板印象比較,以及設計一款線上遊戲以提高學習者的意識 | |
洪藤月 | 普魯斯特的《蓋爾芒特家那邊》譯注計畫 | ||
113 | 何重誼 | 17世紀法國自由主義者對中國儒家思想的接受與跨文化現代性的開端 | |
洪藤月 | 普魯斯特的《蓋爾芒特家那邊》譯注計畫 | ||
112 | 李宜蓓 | 《包法利夫人》一現代改編版本中讀者人物及其功能之研究 | |
洪藤月 | 普魯斯特的《蓋爾芒特家那邊》譯注計畫 | ||
111 | 黃孟蘭 | 狄百彥 | 含動物詞彙之法文片語用法與中譯探究及其於教學上之應用 |
何重誼 | 雷暮沙(Jean-Pierre Abel-Rémusat)與法國漢學反殖民主義的開端:評論後殖民觀點下的19世紀歐洲知識分子對中國之觀感 | ||
110 | 黃孟蘭 | 鮑朱麗 | 法語邏輯論述能力多元培育及學習成效探究 |
林韋君 | 比利時法語作家圖森小說作品之演變及其當代性: 從《浴室》(1985)到《情感》(2020)之12部小說 | ||
109 | 黃孟蘭 | 鮑朱麗 | 以概念性能力培育為導向的法語認知語法建構-以時態和語氣為例 |
何重誼 | 德勒茲的中國悖論:介於文化迷戀與哲學迴避,從哲學的東方主義到差異性方法論 | ||
李宜蓓 | 紀佑姆.阿波里奈爾短篇故事中的現代藝術圖像 | ||
洪藤月 | 普魯斯特的《所多瑪與蛾摩拉》譯注計畫 | ||
108 | 黃孟蘭 | 鮑朱麗 | 法漢邏輯論述對比探究及法語教學應用 |
蔣之英 | 建立實用法漢諺語對照資料庫 | ||
洪藤月 | 普魯斯特的《所多瑪與蛾摩拉》譯注計畫 | ||
107 | 黃孟蘭 | 鮑朱麗 | 法漢邏輯論述對比探究及法語教學應用 |
何重誼 | 近代德國哲學的人類學與比較哲學:黑格爾對非歐洲文化之概念(尤其亞洲)及其影響 | ||
106 | 何重誼 | 海德格本體論對當代比較哲學的影響:語言東方主義和道家詮釋 | |
林韋君 | 圖尼耶小說《榿木王》中的視覺、幻想與現實 | ||
105 | 黃孟蘭 | 法漢翻譯語言的顯化問題探討 | |
何重誼 | 現代德國哲學中的「東方主義」:康德、黑格爾、赫爾德對中國的看法及他們對當代比較哲學的影響 | ||
洪藤月 | 法國十七世紀〈德‧賽維涅夫人書信集〉譯注計畫(II-II) |
學年度 |
計畫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110 |
沈中衡 |
知識與經驗共融共構:以「世界咖啡館」等互動模式深化學生國際移動力 |
學年度 |
計畫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111-2 |
紀欣萍 |
(第零期)在地國際化:台灣霧峰清酒與法國清酒的比較 |
112 |
紀欣萍 |
(第一期)在地國際化:台灣和法國的農業永續ESG |
113-1 |
紀欣萍 |
(第一期)在地國際化:台灣和法國的農業永續ESG |